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病毒来袭,我的心何去何从 ——致患者家属

曹玉萍、袁钦湄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0-09-07

新年伊始,从爆发疫情到武汉封城到全国各地交通封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直处于风暴中心。恰逢庚子年春节,团圆的氛围中掺杂着对未知疾病的恐惧、对亲人的牵挂……看到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据的增长,我们的心一直被紧紧揪着……


假如您的亲人不幸被感染,作为家属,陪伴就医的辛苦、内心的沉重与担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亲人被隔离治疗,或许无法前往探视、或许还需要被短暂自我隔离……然而,我们仍需要坚强面对,期盼亲人早日康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应对以更好共度难关呢?我们如何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心灵家园呢?


保护自身  接纳情绪


作为患者家属,第一要务是保护自身健康。亲人患病,我们不仅是家属和照料者,也是感染暴露者。应当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只有我们保持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患病的亲人。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勤洗手、戴口罩,缩小活动范围,居家自我隔离,拒绝探访,避免聚众参加活动……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主动向医务人员说明有新型肺炎患者接触史。


同时,亲人不幸患病,我们的心情很复杂。害怕、恐惧、担心、无助……种种情绪交织,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种种情绪反应。面对未知的疾病,尤其当面对亲人患病时,类似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


当然,如果这种情绪过于泛滥、过于严重,难于自拔,一定要求助于亲朋或心理专业医生。


医患配合  学会减压


疾病汹汹来袭,面对这共同的敌人,患者和家属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医务工作者永远和我们站在同一条战壕,共同抗敌。


近日,伴随着严峻的疫情,铺天盖地的消息涌来,有时难辨真假。诸如白醋熏蒸可消毒、喝酒吸烟能杀死病毒等等之类的谣言层出不穷。这时候,作为患者家属,我们应当关注主流权威媒体,有节制地获取正面信息,将治疗交给医生,不应盲目听信不实信息以致耽误治疗。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医务工作者接受了数年的知识学习和临床训练,对于疾病,他们比我们更知道该如何科学治疗。


作为患者家属,我们的心情有时候像过山车。当亲人疾病恶化时,我们的心沉重无比;当疾病缓解或是有关治疗方法取得进展的好消息传出,我们又松了一口气。


如此心理的大起大落不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因为不良的情绪不利于身体免疫力的调动,而身体的免疫力是病毒的天敌。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减压,试着向亲友倾诉是排解不良情绪的好办法。想哭的时候哭一哭,不必压抑自己。倾诉让快乐加倍、让痛苦减半,从亲人、朋友那里汲取温暖和支持能帮助我们更好度过难关。


坚定信心  共同面对


疫情来势汹汹,举国万众一心。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到村干部下乡开会宣传;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实时信息播报到农村村头电线杆上的宣传喇叭;从武汉城市交通封锁到“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能断”;从武汉进出人员管控到各地医务人员、卫健委专家迎疫逆行驰援武汉;从新型肺炎患者享受特殊医保报销政策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除夕春节鏖战建设……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为抗击疫情做了面面俱到的决策,为确保新型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推行了种种措施,帮助解决我们家属的后顾之忧。


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抗击疫情,前线捷报频传……为不幸患病的患者及家属带来了福音,也为我们战胜疾病增强了信心。


恐慌无益,信心才是对抗疾病的长效疫苗。尤其对于我们患者家属而言,应当坚定信心,把治疗交给医生,把统筹交给国家。因为此时此刻,患者、家属、医生、国家是悲欢与共的。

在这特殊的时节,作为患者家属,我们做自己能做的、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保重自己、医患一致、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让我们一起祈祷乌云散尽,天空一轮满圆!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曹玉萍 教授    袁钦湄 医师






特别声明





本平台是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官方微信平台,旨在为大众传播权威的科学知识。

欢迎广大科普爱好者投稿,投稿邮箱:hnkpzx@126.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